古人以“春牛图”预判年景,图中春神着青衣执耒耜,象征农耕始启。今人择吉日,亦可参酌“春神方位”:年立春时辰为寅时(3:00-5:00),新人迎亲若面向东方,可纳“木德生机”2。嫁妆中放入稻谷、红枣,暗合“春种秋收”的丰饶之兆。
△ 忌:触时序的禁忌
借“双春”增福
年为双春年,立春与腊月二次逢春,间认为“双春兼闰月,嫁娶好时节”。此时成婚者,可于婚房中悬挂“春幡”(剪纸燕蝶),或佩戴“春娃”挂饰,寄托“好事成双”之愿15。
慎“冲克”时辰
历虽载正月初六宜婚嫁,但仍需避“午时”(:00-:00)与新人属相相冲的时辰。例如生肖鼠者忌用未时,可改选“巳时”(9:00-:00)行迎亲礼,以合“巳火生金”之局6。
聚“人合”之喜
正月初六仍处春节假期,宾客云集,可办“流水席”三日,以“闹婚”习俗增添喜庆。如川剧吐火、歙县鱼灯游街等俗表演,既能烘托气氛,亦暗合“红火兴旺”的吉兆3。
远“白事”晦气
立春前后若遇丧葬事宜,需推迟婚期至少七日。闽南谚语云:“春头见白,福气难捱”,此间红白相冲,恐损夫妻和睦9。
行“合卺礼”
立春前一日,间有“鞭春牛”的迎春仪式,象征驱寒迎暖。新人若选在此时完婚,可效仿古礼,以红绸系连理杯,寓意“同甘共苦”。婚宴菜品可添春盘(五辛盘),取“迎新纳吉”之意。
避“绝日”冲煞
立春前一日为“四绝日”之一,五行属水气将尽、木气未生,若于此日嫁娶,易“无根无源”之忌。古籍《协纪辨方书》明载:“绝者,穷尽也,忌嫁娶入宅。”8
☆ 岁首迎春结良缘
年正月初六恰逢立春,这一日被间视为“双春交泰”的吉时。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言:“立,始建也,春气始至,故谓之立。”此时阳气生发,万物复苏,古人常以“春归大地”比拟姻缘的缔结。从历择吉的角度看,此日“宜嫁娶、纳财、交易”1,尤其适合新人行“三书六礼”之仪。
相关问答